【斯钦巴图】 北京木刻本《格斯尔》与佛教关系论
    

 斯钦巴图(中国)

  北京木刻本《格斯尔》与佛教的关系是《格斯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北京木刻本的章节次序、数量、内容等的考察,肯定了北京木刻本是经过对另一个或多个手抄本的改编而形成。其次,把北京木刻本《格斯尔》及其续集与蒙古文《甘珠尔》等佛经中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事比较,不仅发现格斯尔与释迦牟尼佛的众多相似或相同点,还发现了史诗中的格斯尔和楚通,与佛传中的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这两组人物及其故事的对应性甚至同一性,再结合史诗开篇的暗示和结尾的明示,论述佛教高僧如何根据并利用佛传、佛本生故事对《格斯尔》进行改编,从而使之传记化,其目的是把《格斯尔》史诗改编成叙述佛陀降伏妖魔、平人世乱局的英雄传记。

  主讲人简介

  斯钦巴图,蒙古族,199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蒙古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具体负责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扎鲁特田野研究基地的工作。他长期坚持田野研究,主要关注新疆、内蒙和青海的蒙古史诗传承和口头传统,对史诗传承人加•朱乃、贤吉米德、巴岱等江格尔奇,民间祝颂词家、民间故事演述家、《格斯尔》史诗演唱艺人苏和、胡雅克图、尼玛、道丽格尔苏荣等艺人,以及蒙古族图瓦人社区的著名苏尔奇(楚尔奇)叶尔达西等民间艺人进行过深度访谈和调研,收集了大量的人类学、民俗学资料。主要代表作为《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1999)、《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