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考】 亚美尼亚史诗英雄“小穆格尔”在后苏维埃时代的亚美尼亚共和国的反响
    

 彼得•考(亚美尼亚)

  小穆格尔是亚美尼亚口头史诗《萨逊的大卫》第四部中虚构的主人公,其形象是被锁在一个山洞里的高加索战士,这一形象流传至印古什、阿迪格、格鲁吉亚、斯凡、阿布哈兹、切尔克斯多个语种之中。同样,印欧语文化中的奥塞梯语的纳尔特史诗、伊朗传统中的佐哈克王传说、还有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故事也都有这类人物形象。杜梅齐尔强调了英雄的诉求皆与人类存亡以及世界末日有关,这与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与歌剧《诸神的黄昏》里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有共通之处。穆格尔从镣铐中获得释放,以及他从洞穴逃脱预示着进步与启蒙的新纪元到来,这不仅是亚美尼亚社会的新纪元,最终也是全世界的。

  值得注意的是,史诗中的穆格尔主题,从19世纪晚期才发表,但却迅速成为大范式转换的大洪水时期的救世主形象,先是在一战的余波中,现在又是在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独立所经历的一系列经济、军事和社会压力剧变。存在主义的“不安”在民众中蔓延,反映在一系列的文学作品中,从安娜希塔•奥格哈萨尔彦的戏剧(1992)到最近李翁•卡卓彦的小说遗作《穆格尔的门》(2014)。用这样的方式,穆格尔证明了史诗与现代人相关联的人类文明最深层价值具有的持续力量。

  主讲人简介

  彼得•考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纳瑞卡斯基(Narekatsi)亚美尼亚研究教授。他的研究内容包括中世纪亚美尼亚思想史和现代亚美尼亚民族主义。在该领域,他出版了五本著作,同时他还是九本著作的主编。此外,他还曾担任亚美尼亚研究会学报的联合编辑。他的新书《亚美尼亚人:跨越地中海和近东世界的宗教和文化交流》即将由高尔吉亚出版社(Gorgias Press)出版。他曾是国际亚美尼亚研究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他还获得过加尔比斯•帕帕辛亚美尼亚学奖以及亚美尼亚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金牌。在国家人文基金会(NEH)的资助下,他正在对最早的亚美尼亚百科全书进行调研,同时作为富布莱特•海耶斯委员会成员,他还在开展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君王意识形态的研究。目前,他正在准备对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主要变体进行翻译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