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 探究中国活形态史诗传统的多重路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
    

 巴莫曲布嫫(中国)

  鉴于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学术组织、机构和专业中心,在多元化的学术实践中运用米尔曼•帕里和艾伯特•洛德的精神遗产,投身于情境化语境中的活形态口头传统研究,作者将以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为这一学术态势提供一个制度化实践的特定案例。本文述及的学术研究机构,意为从事研究工作的学术共同体,共同在统一的制度和管理之下,聚焦于某些共同的研究目标,进而形成个体学人之间的充分协作,以实现共同的学术追求。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具体实践,既可以为其他研究机构提供参考;同时,在其他机构的具体实践中,民族文学研究所也可与之进行合作,起到学术互补的作用。

  正是在合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帕里─洛德的学术遗产与学术机构的发展之间形成了多重的互动。首先,民族文学研究所是学者、教师、研究生及其他员工的共同体,致力于不同民族和语言传统的民族文学研究。毋庸置疑,民族文学研究所在提升口头传统研究这一新学科在中国学术研究中的地位,整合口头传统领域相关理论、方法论和实践方面一直走在潮流最前沿。而且,口头程式理论早期在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传统中的应用,对以后的口头史诗研究起到了重要的示范意义。其次,对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而言,这种通过有步骤地制定和实施制度化手段以促进口头传统研究的成立和发展也特别重要。同时,帕里─洛德理论也是国际化话语和本土化研究之间互动的结果,上述实践也是其思想遗产之活力的一个特定注解。第三,本文的观点并非贬抑其他机构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他们在同一领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样值得敬佩。

  发言人简介

  巴莫曲布嫫,彝族(诺苏支系),出生于四川大凉山。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艺术》、《古典研究》(香港)、《民俗研究》编委;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文化部外联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族文学网和中国民俗学网的主要开发人员和学术总监。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格雷戈里•纳吉著,2008);发表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九十余篇,个人专著《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即将出版。作为院级项目主持人,她正在与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工作团队一道完成院级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口头传统研究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为口头研究专业元数据标准和著录规则的设计、编写和定制,以及开发样本数据集的基础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