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日程与时间安排
(地点:社科博源宾馆8楼会议区)
会议专用网址:www.worldepics.org

【11月15日更新】
 
11月16日,周五
12:00以后
注册(大堂)
11月17日,星期六
07:00-08:30
早餐时间 (1楼餐厅)
08:00-09:00
注册(大堂)
开幕式
(8楼第一会议室)
09:00-09:20
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 副院长
欢迎辞
主持人:
尹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所长)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所长)
开幕词
 
大会:主旨发言
(8楼第一会议室)
09:20-09:50
纳吉,格雷戈里
(Gregory Nagy,美国哈佛大学)
透过雅典的泛雅典娜赛会审视口头诗学
主持人:
约翰·泽穆克
John Zemke
 
(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主任)
09:50-10:20
赖希尔,卡尔
(Karl Reichl,德国波恩大学)
口头史诗的今天:消亡、存续及变异
10:20-10:30
茶歇
10:30-11:00
哈维拉赫提,劳里
(Lauri Harvilahti,芬兰文学学会)
文本研究及数字时代的挑战
11:00-11:30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理路
11:30-12:10
讨论
12:10-12:30
合影(宾馆大门前)
12:30-13:30
午餐时间(1楼餐厅)
平行会议
PARALLEL SESSIONS
分组会议1
分组会议1-A
主持人:米尔萨达·库尼奇
(8楼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1-B
主持人:安娜·迪亚兹·阿尔瓦雷斯
(8楼第二会议室)
分组会议1-C
主持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8楼第三会议室)
13:30-13:50
赫加蒂,詹姆斯
(英国卡迪夫大学)
《摩诃婆罗多》探论
仁钦道尔吉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关于蒙古英雄史诗情节结构的分类
阿克马塔利耶夫, 阿布都达力江
吉尔吉斯坦钦吉斯·艾特马托夫语言文学研究院
《玛纳斯》是世界文化瑰宝
13:50-14:10
王焕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模仿与创新——荷马史诗与维吉尔笔下的埃涅阿斯形象剖析
奥齐洛娃, 尼娜
(俄罗斯科学院卡尔梅克人文研究所)
卡尔梅克英雄史诗《江格尔》 研究中的若干议题
降边嘉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扎巴老人与他的说唱本
14:10-14:30
拱玉书
(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
解析美苏尔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
达斯尔瓦, 阿德莫拉·奥莫贝哇吉
(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
非洲口头史诗传统:形式、意义和普遍对应性
伊斯卡库里, 丹达依(哈萨克斯坦苏莱曼·迭米尔耶里大学)
哈萨克史诗研究
14:30-14:50
杨恩洪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21世纪初《格萨尔》口头传统的延续与发展:以对年轻一代格萨尔艺人的田野调查为中心
刘亚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南方民族史诗的传唱
尹虎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口头传统视野下的中国史诗研究
14:50-15:10
讨论
讨论
讨论
15:10-15:30
茶歇
分组会议2
分组会议2-A
主持人:阿伦·菲利普·泰特
(8楼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2-B
主持人:特木尔陶高·多米
(8楼第二会议室)
分组会议2-C
主持人:戴维·埃尔默
(8楼第三会议室)
15:30-15:50
本德尔, 马克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苗族口头史诗:跨国合作和经典文本
库兹明娜, 叶夫根尼娅
(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语文学研究所)
布里亚特史诗中的“Loci Communi”功能性作用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活形态史诗《玛纳斯》及其演唱者:对中国当代玛纳斯奇群体的分析
15:50-16:10
吴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论中国南方史诗的“典型”与“非典型”问题
奥热苏勒, 斯韦特兰娜*
(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图瓦人文研究所)
论图瓦英雄叙事诗
叶吉阿扎良, 阿扎特·
(亚美尼亚俄罗斯-亚美尼亚斯拉夫大学)
史诗与叙事
16:10-16:30
屈永仙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文化圈与史诗传统:以中国傣族为中心
萨达洛夫娃, 塔玛拉
(俄罗斯联邦阿尔泰共和国文化部)
阿尔泰人民的史诗遗产
居拉耶夫, 玛玛提库勒
(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文学语言研究院)
乌兹别克英雄叙事诗《阿尔帕米什》:起源、史诗演变及现代变异
16:30-16:50
吴乔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花腰傣的口头传承与宇宙观
斯钦巴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蒙古族史诗叙事及其结构的命名传统
易卜拉欣·狄烈科
(土耳其共和国,卡兹大学)
西伯利亚突厥史诗中的“神话-史诗”联系
16:50-17:10
讨论
讨论
讨论
17:10-19:00
现场史诗演述会:第一场(8楼第一会议室)
19:30-21:00
欢迎招待会(1楼餐厅)
11月18日,周日
07:00-08:30
早餐时间 (1楼餐厅)
PARALLEL SESSIONS
分组会议3
分组会议3-A
主持人:詹姆斯·赫加蒂
(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3B
主持人:吉斯利·西古德松
(第二会议室)
分组会议3-C
主持人:史阳
(第三会议室)
08:30-08:50
埃尔默, 戴维·富兰克林
(美国,哈佛大学)
共识、集体决策、《伊利亚特》的形成:秉持史诗传统的古希腊视野
泽穆克, 约翰
(美国,密苏里大学)
口头传统研究国际学会:史诗及其他口头艺术传统研究的虚拟网络
巴达尔, 汗·萨比尔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
故事的歌手:一位俾路支吟游艺人从小即被认定为未来史诗歌手的故事
08:50-09:10
陈戎女
(北京语言大学)
女人的“历史”和故事:荷马和荷马之后
盖拉耶, 盖特
(德国,汉堡大学亚非研究院非洲与埃塞俄比亚研究部)
 “恰拉图”(勇士歌)和“弗卡拉”(英雄颂):未建档的两种埃塞俄比亚诗歌传统
郎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的家族传承
09:10-09:30
库尼奇, 米尔萨达
(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图兹拉大学)
荷马传统的守卫者
丰克, 德米特里
(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索尔人英雄史诗研究中的数字文本语料库资源
哈利利, 瑞格恩斯
(波兰,托伦哥白尼大学斯拉夫学研究所,华沙大学东欧研究中心)
传统与现代性之间:当代阿尔巴尼亚史诗歌手之类型
09:30-09:50
黄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两种幽暗——比较荷马《奥德赛》与柏拉图《斐多》中的冥府教谕
次仁平措
(西藏社会科学院)
《格萨尔艺人桑珠说唱本》的两大贡献
李连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试论安多北方型《格萨尔》史诗对昂仁艺人的影响
09:50-10:10
茶歇
10:10-10:30
米尔纳, 莱昂纳德·查尔斯
(美国布兰迪斯大学)
一乃无,二乃一,三乃万物:在史诗歌的语义学、神话和比较研究中有关“万物皆三”的转喻阐释
于晓飞
(日本大学)
从文字化探讨“伊玛堪”中的衬词
吐尔地, 曼拜特
(新疆师范大学)
发言题目: 论当代柯尔克孜史诗歌手演唱过程中的互动与记忆
10:30-10:50
泰特, 阿伦·菲利普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句法与传统:口头史诗研究中的阐释规模问题
达吾提, 热依拉
(新疆大学)
从民间来、返回民间: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记录与民众接触
克热木, 阿布都外力
(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学学院)
论维族民间歌手——达斯坦奇的学习与演唱
10:50-11:20
讨论
讨论
讨论
11:20-12:20
参观展览(8楼第三会议室)
12:20-13:30
午餐时间(1楼餐厅)
分组会议4
分组会议4-A
主持人:阿鲁卡斯克, 马迪斯
(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4-B
主持人:本德尔,马克
(第二会议室)
分组会议4-C
主持人:达斯尔瓦, 阿德莫拉·奥莫贝哇吉
(第三会议室)
13:30-13:50
加纳, 洛莉
(美国,罗德学院)
治疗咒歌、可持续性及古英语史诗传统
戴维森, 奥尔珈·默克
(美国,波士顿大学)
中世纪波斯手抄本中的口头诗性传统
韦尔季耶夫,瓦格甫·苏丹里
(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
阿塞拜疆移民民俗研究中的叙事诗研究
13:50-14:10
史阳
(北京大学)
吟唱与治疗——菲律宾阿拉安芒扬人的口头传统和巫术治疗
巴盖里, 麦赫瑞
(伊朗,大不里士大学)
通过转换结构程式阐释史诗叙事展示其所蕴含的社区信息
斯钦孟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蒙古族与哈萨克族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
14:10-14:30
诺布旺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从朝圣者到观光者——格萨尔艺人身份的衍变及活形态史诗终结化的态势
西古德松, 吉斯利
(冰岛大学阿尔尼·马格努松冰岛研究所)
中世纪冰岛的《埃达》和《萨迦》:口头传统的文学呈现
胡赛伊诺娃, 奥玛兹
(阿塞拜疆,巴库女子大学)
史诗《库尔奥格里》中的中国文学历史痕迹
14:30-14:50
郭晓虹
(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
《格萨尔》说唱音乐形态个案调研报告——以玉树格萨尔艺人演唱为例
石琴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冰岛史诗《埃达》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陈岗龙
(北京大学)
中国三大史诗与游牧文明
14:50-15:10
讨论
讨论
讨论
15:10-15:50
现场史诗演述会:第二场(8楼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5
分组会议5-A
主持人:诺布旺丹
(第一会议室)
分组会议5-B
主持人:加纳, 洛莉
(第二会议室)
分组会议5-C
主持人:哈利利, 瑞格恩斯
(第三会议室)
15:50-16:10
卡斯卡巴索夫, 赛伊提
(哈萨克斯坦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
哈萨克史诗的文类创编
阿鲁卡斯克,马迪斯
(爱沙尼亚,塔尔图大学)
从口述到书写:源于口头传统的塞图史诗
内齐里, 齐默
(阿尔巴尼亚,普里什蒂纳阿尔巴尼亚学研究所)
前线勇士的叙事诗:阿尔巴尼亚诗歌传统与口头史诗世界的活态遗产
16:10-16:30
黄中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哈萨克英雄史诗歌手退出历史舞台的因素
高荷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书写型”传承人研究
斯卡尔达费里, 尼古拉
(意大利,米兰大学)
记录与研究叙事诗歌的演述:阿尔巴尼亚和阿布雷希史诗传统的若干问题
16:30-16:50
鲍里索夫, 安德里安
(俄罗斯联邦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北方人文学科与原住民研究所)
《欧隆克》的起源:主要问题和探讨
迪亚兹·阿尔瓦雷斯, 安娜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研究院)
墨西哥迪尔王八世的“历史”:米斯特克古抄本中描绘的合法性话语(公元10-16世纪)
冯文开
(内蒙古大学)
19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中国史诗学与研究者的知识构成之关系
16:50-17:10
卡兰德尔奥格鲁, 依赫桑
(土耳其,卡兹大学)
土库曼巴赫西勒克传统及纳萨普奥格兰传说
巴莫曲布嫫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诺苏彝族山村的史诗演述与舌战传承:兼谈田野研究中的“在场”问题
卡兹米, 阿巴斯*
(巴基斯坦,自由职业作家)
西方神话学在社会文化方面对巴基斯坦北部《格萨尔》的推力
 
 
阿里·莫里斯, 艾哈迈德*
(埃及,开罗大学)
史诗传统的多样性,创造性和可持续性——以黑拉里亚史诗为例
 
17:10-17:30
讨论
讨论
讨论
17:30-18:00
特别通告:讨论成立国际史诗学会的倡议
主持人:劳里·哈维拉赫提
(8楼第一会议室)
18:30-19:00
闭幕式:自由发言
主持人:朝戈金
(8楼第一会议室)
19:00-20:30
11月19日,星期一
08:00-09:00
早餐时间 (1楼餐厅)
中午12点之前
与会学者离会
 
会议流程与时间安排
 
1. 会议由6个部分组成,包括1场大会(主旨发言)和5场平行会议(分组讨论),每场平行会议同步进行3个小组会议,共计15场小组会议。
2. 开幕式、大会、闭幕式在第一会议室举行。分组讨论在3个会议室同步进行,会议区位于社科博源宾馆8层。
3. “展示角”设在第三会议室;两场“史诗演述会”皆在第一会议室进行。
4. 大会有4场主旨发言,每场30分钟,共120分钟。四场发言后进行全体集中讨论,时间为40分钟。
5. 除分组会议3-A3-B3-C外,其余分组会议均由4场发言组成,时间共80分钟。每场发言不能超过20分钟;四场发言后进行组内集中讨论,时间为20分钟。
6. 分组会议3-A3-B3-C由6场发言组成,共120分钟。每场发言不能超过20分钟,六场发言后进行组内集中讨论,时间为30分钟。
7. 目前尚不能确定无法出席会议的学者人数。截至11月13日日,三位学者已确认因病不能出席会议,他们的发言提要将根据本人的要求由其他学者代为宣读。
 
注:每场会议的时段安排如下,主持人有权终止超时发言: 
(1)    4 场主旨发言× 30 分钟 = 120 分钟, 讨论=40 分钟;
(2)    4 场分组发言 × 20 分钟 = 80 分钟, 小组讨论=20 分钟;
(3)    6 场分组发言 × 20 分钟= 120 分钟, 小组讨论=3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