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来宾:
欢迎参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共同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5·文学):数字化的口头传统:策略、实践与合作”。在此,我们由衷地感谢来自六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拨冗撰文与会!
此次国际论坛旨在促进口头传统数字化建档问题的讨论,以利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实践模型,满足数字化建档在工作模型与技术标准方面的需求,为邻近国家及其口头传统数字档案的发展提供参考样本,并为田野工作和民俗学研究贡献新的研究方法。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建档和保存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已成为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核心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次论坛包括以下主要议题:
(1)数字化、信息获取及方法论;
(2)元数据标准与应用;
(3)资源共享、“互联网+”策略与合作;
(4)发展共同工作模型及其语言、平台和可能性;
(5)数字化实践的个案研究与在建项目的样本分析。
希望各位来宾积极参与讨论,分享您的专业知识,为口头传统研究的数字化建档、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合作集思广益,共同努力。
论坛的相关信息敬请访问:http://meeting.ethnicliterature.org/meeting.php?mid=6
希望您在会议期间度过一段愉快时光!
朝戈金 劳里·哈维拉赫提
08:30 |
注册 |
09:00 |
开幕式 主持人:王宪昭 |
|
劳里·哈维拉赫提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馆长,论坛主席
|
|
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论坛主席 |
|
第1场 主持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
09:15 |
数字存档在芬兰面临的挑战 劳里·哈维拉赫提 |
10:15 |
对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据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侯仰军 |
10:45 |
蒙古英雄史诗的数字化建档 朝戈金、巴莫曲布嫫、毕传龙、李刚 |
11:15 |
合影 |
12:00 |
午餐 |
|
第2场 主持人:斯钦巴图 |
13:30 |
传统音乐档案库的介质维护及其协同策略 阿兰·伯德特 |
14:30 |
蒙古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与数据库建设 斯琴孟和 |
15:00 |
中国记忆项目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田苗 |
15:30 |
茶歇 |
|
第3场 主持人:刘大先 |
15:50 |
本地权威与数字杂糅:数字化、获取与场域方法的意涵 罗伯特·格伦·霍华德 |
16:50
|
传统知识标准化 岳高峰 |
17:20 |
非物质文化遗产元数据标准研究 孙晓菲
|
18:30 |
晚餐 |
|
第4场 主持人:朝克 |
09:00 |
有向超图及其在数字民俗档案中的表达性:沃斯迪亚-沃斯迪洛数字档案的实际应用经验 克里斯托弗·施密特 |
10:00 |
蒙古文口承文学数字化平台的构建 那顺乌日图 |
10:30 |
茶歇 |
10:50 |
口头传承数字化之策略、实践及国际协作的可能性 樋口淳 |
12:00 |
午餐 |
|
第5场 主持人:巴莫曲布嫫 |
13:30 |
“讲述”的变迁——技术发展中的文化传承 李松 |
14:00 |
建设中国神话母题编目数据库:设计、实施及应用 郭翠潇、王宪昭、巴莫曲布嫫、李刚 |
14:30 |
闭幕式 主持人:劳里·哈维拉赫提 |
|
开放式讨论 |
15:00 |
茶歇 |
15:20 |
工作会议 主持人:朝戈金 |
|
闭门工作会谈 |
19:00 |
晚餐 |
正式讨论一共分为5场。国外学者每人发言40分钟,讨论20分钟,其间或有交替翻译;国内学者每人发言20分钟,讨论10分钟;讨论环节提供中英、中日双向翻译;主持人可根据情况调节讨论、翻译及其时间节点的安排。
莎日娜
玉 兰
姚 慧
电话:010-85195626 传真:010-65134585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Folklore Archives of the Finnish Literature Society)将在2016年与该学会的文学档案馆合并,共同组建功能强大的芬兰口头和书面文化遗产记录中央数据库。各界将此次更新视为应对数字时代挑战的举措。通过这个由芬兰国家档案馆主导的项目,我们将创建一套全新的档案信息系统,使之与多个系统相互兼容,并行不悖,其中包括当前规划中的新档案描述和编目规则,同时我们还将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采集与收集政策。这一档案馆新思维至少包括如下工作:
作为一项重大工程,芬兰国家数字图书馆(Finnish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的范围将涵盖芬兰的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部门。芬兰国家数字图书馆由芬兰教育和文化部主导,将致力于为内容和服务创建一个整齐划一的组织,旨在推动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字信息资源的可用性,并形成对数字文化遗产材料的长久保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自2010年启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以来,一系列数字化建档子项目在其资料学建设计划的框架下得以陆续实施,涉及诸多少数民族的口头传统和书写传统,并且在口头传统专家、元数据标准专家和数据库专家之间的合作下取得了一定的实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史诗学”项目组承担的“蒙古英雄史诗大系数据集”正是其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该中心正在建设的数字展“中国史诗学百年学术史回顾”的有机构成部分,其基础是该所四位蒙古族学者合力编辑出版的《蒙古英雄史诗大系》(四卷本, 2007-2010)。
该史诗大系是蒙古族英雄史诗集成工程的成果汇编,被誉为20-21世纪蒙古英雄史诗资料学建设的“里程碑”,其中许多文本在中国属首次刊布,含一批学术大师如兰司铁(芬兰)、弗拉基米尔佐夫(俄罗斯)、海希西(德国)等亲自记录的文本,弥足珍贵。此外,收录其间的文本还反映了20世纪蒙古史诗记录的三个历史阶段,也有重要的学术史研究价值。该大系为蒙古史诗传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资料学基础。其资料系列的编排体现了中国蒙古史诗研究理念,按照史诗的地域和方言分布、结构和故事范型类群、异文和互文关系几个原则分类编排。为进一步推进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及相关平行学科和专业的学术讨论、对话交流和成果传播,课题组在中研网的技术支持下,从2010年开始着手“蒙古族英雄史诗大系数字化建档项目”,一则以电子书(eEdition)的方式呈现该大系所汇集的196种史诗文本;二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的资料学建设框架中集成史诗文本数据集,读者可按传承圈、演述人、专题(主题、人物、情节、结构)和采集地、采集时间以及参与其间的中外史诗学者等维度进行浏览或检索;而更多的学术研究功能(包括蒙古语版和英语版的导航)将在未来的几年中逐步实现。
通过该蒙古英雄史诗文本数据集的规模化集成,可以从哪些方面丰富或提升史诗的理论研究?数字化建档能从哪些维度支撑更精细化、更专业化的史诗研究?在国际合作的格局中,如何继续建设该数据集?在数字化建档过程中,如何整合专业力量,包括怎样实现史诗学者、标准专家、元数据专家及数据库专家的跨国、跨区域乃至跨学科的可行性协作?这些问题的破解,至少在当下,正是我们希望讨论的工作方向。
朝戈金,蒙古族,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ISES)会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同时兼任《口头传统》(美国)、《第欧根尼》、《中国社会科学》、《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等多家国内外人文学术核心期刊编委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等。他以口头传统研究为术业,专攻蒙古史诗演述,在新疆和内蒙古从事过田野实证研究,研究著述以多种文字刊发于中外学术刊物,代表性学术成果《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2000年)《千年绝唱英雄歌》(2004)《从荷马到冉皮勒:国际史诗学术史》(2008)等在专业领域有国际知名度;他也是Monggul Bagaturlig Tuuli-in Chigulgan(《蒙古英雄史诗大系》1-4卷,2007-2010)副主编。2004年以来,他深度参与了地方、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9年被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主席团指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审专家 (ITH/09/4.COM/CONF.209/14)。
巴莫曲布嫫,彝族(诺苏支系),出生于四川大凉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文学网和中国民俗学网的主要开发人员和学术总监。 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格雷戈里·纳吉著,2008);发表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九十余篇。个人专著《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即将出版。作为院级项目主持人,她正在与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工作团队一道完成院级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口头传统研究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为口头研究专业元数据标准和著录规则的设计、编写和定制,以及开发样本数据集的基础模型。
毕传龙,201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民俗学、口头传统的数字化与档案化。
李刚,蒙古族,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2004年以来,带领其技术团队深度参与中国民族文学网及其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口头传统的专业数据元的定制,同时也是中国民俗学网的技术总监。
对民间故事进行类型分析和研究,是国际学界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进行民间故事研究的基础。在进行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最迫切需要的基础工作是编纂一部科学、全面、代表性的故事类型索引。因此,我们的这项研究主要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一、首先按地区作专门类型索引,在此基础上最终编纂一部世界各地的《蒙古族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本索引依据“AT分类法”进行分类与编目。在沿用AT分类法时,另建适合于蒙古民间故事类型编码分类体系。我们把它称之为“SM分类体系”。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处理的强大功能和快速便捷、海量存储的优势,对蒙古族民间故事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录入、标记、分析、检索等一系列数字化处理,设计建立相应的英、汉、蒙三种语言同时兼容的类型分析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最终实现资源共享。
蒙古民间故事数据库不仅包含民间故事的文本信息,还包含民间故事的视频、音频等媒介文件;用户阅读文本信息的同时,可以欣赏生动有趣的多媒体文件,还可以依据地图来查看蒙古民间故事的地理分布情况、故事类型分析和母题分析等标注内容,在虚拟化形式中一览故事的情节,进而把握故事讲述传统的全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统和人类智慧的结晶。为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国都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和资料采集,并利用数字技术将资料生成不同类型的数字资源,构建相关数据库,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长期保存和保 护、传播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包括普查、申报和保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各种信息,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资料、手稿、图片、音频、视频、实物等。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中,元数据标准体系设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以一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样本为研究对象,进行元数据描述对象的特征分析和元数据标准的功能需求分析。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管理实践构建元数据概念模型和标准顶层框架,确定元数据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由项目实体元数据、机构(个人)实体元数据、资源实体元数据和法规实体元数据等模块组成的元数据规范体系。
档案材料的网络出版,包括参考目录及原始资料本身,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口述档案的转换与构建国际合作研究设备的构想也同样面临着挑战。数字口述档案有着明显的高附加值。它们是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民间档案数字语料库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本文中,我将谈及我们在沃斯迪洛数字档案项目中的实际经验。沃斯迪洛数字档案项目与罗斯托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合作,主要由德国研究基金会支持。2014年起,沃斯迪亚即沃斯迪洛数字档案(WossiDiA—The Digital Wossidlo Archive)利用互联网将德国梅克伦堡民族志研究者理查德·瓦希德罗(Richard Wossidlo,1859–1939)的收藏展示给大众。这些收藏包括大量手写笔记和信件,几乎涵盖了民间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民间故事)以及低地德语的全部词汇。
沃斯迪洛数字档案基于一种特殊的卡片文件系统,包括由总计将近200万份文档组成的各种语料库。这些文档大部分为节选内容,涉及不同类型的数据(野外记录、信件、问卷调查以及出版资料)。为了了解这种特殊的关系网络,沃斯迪洛数字档案运用超图模型,采取语义网络社区最先进的研究方法。但在人文科学领域,超图情景分析法却鲜为人知。
从2011年起,东亚民间故事数据库委员会借助FileMaker工具已经创建起包含63763个民间故事的数据库(日本61763个,韩国1055个,中国465个)。几乎所有的日本数据都是过去60年中录制的音频数据。朝鲜和中国数据则是基于崔仁鹤(In-Hak Choi)和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的书面材料。该数据库使我们可以通过输入条目的方式浏览相关材料,这些条目多达43种,包括故事讲述者的姓名、所属地域、故事名称以及故事类型编号等,整套方法简便易行。我们还将利用ATU编号和地域故事类型编号来简化我们对全世界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在本演讲中,我将简要概述我们对于如下项目的实验和相关结果:(1)数字化、采集和方法论;(2)元数据标准与应用程序;(3)共享资源、“互联网+”战略和多方协作;(4)语言、平台以及开发共同工作模型的可能性;(5)数字化实践的个案研究与半成品样本。
全球化和互联网创新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不同年龄人群的代沟不断变大。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交流和理解民间故事所必需的传统词汇,因此我们必须鼓励和培训一批新型的传统民间故事讲述人,将原汁原味的民间故事讲述给年轻一代。我们相信我们的数据库将有助于实现这一使命。
为全面梳理、立档和保存中国各民族神话,呈现神话传承和研究的全貌,促进神话学学科建设和民族文化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字化建档课题组”,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王宪昭研究员所著《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一书为基础,设计并建成“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从中国各民族12600篇神话中提取的33469个母题,并将这些母题分十大类型、三个母题层级系统呈现,可在互联网上开放取用。该数据库较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各民族神话的共性与个性。考察各民族神话的流传与变化情况,有助于中国神话的宏观研究与比较分析,也可以促进中国神话与世界各民族神话对话与沟通。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数据库的设计原则、数据来源、数据库建设过程,展示了该数据库的界面、检索方式以及数据库在神话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中的应用。使用者可按母题类型目录检索母题,可按顺序浏览母题编码表,可通过关联项查找母题,还可以通过关键字检索迅速精确定位母题。该数据库同时也为使用者提供了诸如通过族称条件检索的快捷方式。该数据库除便于准确查找神话中具有关联性质的母题之外,还有许多具体运用方式,如比较具体神话、分析神话叙事结构、分析神话类型的组合规律等。
未来项目组计划在“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据库”的基础上,加入中国各民族神话文本、图片、影像、神话研究著作、论文等相关资料,构成“中国神话专题数据库”。将母题代码批量嵌入到神话的文本、图片、音视频资料编目信息中,以“W编目”为纽带,将所有数据相连,实现图文交互检索,并可自动生成海量的关联性研究信息,形成特色数据,最终形成数字化时代神话多方位比较研究的便捷通道。一些研究者还可以以神话母题编目为依据,搭建起具有个体特色的神话专题研究数据库。
郭翠潇,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民族文学网”编辑,“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元数据标准研制”项目组和“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字化建档”项目组主要成员。200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硕士(民俗学)学位。2008年7月到中国社科院工作之前在央视网任编辑、记者,创办了民俗频道并任主编。
王宪昭,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中心主任。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方向;后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与口传文化,完成了《中国民族神话母题研究》等课题与专著,发表该领域学术论文30余篇。“中国神话母题W编目数字化建档”项目主持人。
巴莫曲布嫫,彝族(诺苏支系),出生于四川大凉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文学网和中国民俗学网的主要开发人员和学术总监。 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格雷戈里·纳吉著,2008);发表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九十余篇。个人专著《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即将出版。作为院级项目主持人,她正在与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工作团队一道完成院级创新工程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口头传统研究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主要内容为口头研究专业元数据标准和著录规则的设计、编写和定制,以及开发样本数据集的基础模型。
李刚,蒙古族,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总工程师。2004年以来,带领其技术团队深度参与中国民族文学网及其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口头传统的专业数据元的定制,同时也是中国民俗学网的技术总监。
主 席:
朝戈金
劳里·哈维拉赫提
副主席:
朝克
成 员:
刘大先
诺布旺丹
斯钦巴图
莎日娜
王宪昭
吴晓东
张春植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秘书长:
巴莫曲布嫫
秘书组:
高荷红
郭翠潇
黄群
惠嘉
马千里
孟令法
王尧
朱刚
负责人:
玉兰
会务组:
毕传龙
涂骏
王博
姚慧
张宇萍
负责人:
莎日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四任院长李铁映,第五任院长陈奎元,现任院长王伟光。
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所31个,研究中心45个,含二三级学科近300个,其中重点学科120个。全院总人数4200多人,有科研业务人员3200多人,其中高级专业人员1676名,中级专业人员1200多名。他们中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名、学术造诣高深的专家学者和在学术理论研究方面崭露头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
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坚持的方针。近些年来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发展。在交流规模上,从1978年10多批数十人次发展到1995年1398批、4100多人次。在地区分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交流已遍及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国外约200多个社科研究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基金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建立了交流关系,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定了交流协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电话:010-85195626
传真:010-65134585
邮编:100732